大幅增长!去年上海海关截获外来物种255种次,其中“异宠”5696只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2024年,上海海关在旅客携带、寄递等非贸渠道累计截获外来物种255种次,同比大幅增长210.98%,其中“异宠”5696只,并在入境航空器上全国首次截获澳洲南粘夜蛾,其单只雌虫年繁殖量可达2000枚,足以威胁华东地区主要农作物安全。

智能演示设备,郭剑烽摄。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提升公众国门生物安全意识,上海海关于近日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国门生物安全巡展。此次巡展的主题为“‘多彩生态 关爱守护’——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实物展示、互动科普和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被拦截的活体球蟒,被制成标本展览,郭剑烽摄。
巡展的第一站设在上海国际邮件申报受理网点大厅(沪太路841号),时间为4月11日至4月18日,为期一周。活动期间,上海海关展出20余件近年来在进境邮件中查获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标本,如 “异宠”球蟒、德哈尼蜈蚣、梅萨鬃尾蝎、森林葱蜗牛等。其中,球蟒、北极海鹦、德哈尼蜈蚣等展品标本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每件展品都配有二维码说明牌,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了解展品的来源、对生态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展品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更形象地使公众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性以及违法寄递行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除了实物展示,巡展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科普区。通过智能演示设备和触屏游戏、互动转盘等,观众可以参与“‘海淘’寄邮件 这件物品可以入境吗”等趣味环节,进一步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滚动播放的普法视频则以生动的方式普及了生物安全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国门生物安全的意义。这些展示方式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既能直观感受展品特点,又能深入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被拦截的德哈尼蜈蚣,郭剑烽摄。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咨询台,海关工作人员热情解答观众关于进出境物品相关政策法规的疑问。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无论是前来办理邮件通关的收寄件人还是组团参观的中小学生,都被这些“特别”的动植物标本深深吸引。一位前来办理国际邮件报关的留学生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生物安全的知识,还了解了哪些物品是禁止携带、寄递入境的。我们以后在寄递邮件时也会更加注意,避免无意中违反规定。”
上海海关动植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巡展活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实践。通过展示查获的外来物种标本,向公众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增强国门生物安全意识,进一步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通过此次巡展活动,上海海关不仅向公众普及了生物安全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今后,上海海关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大幅增长!去年上海海关截获外来物种255种次,其中“异宠”5696只》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