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学生汉服雅聚,点亮曹州百花园清明盛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清明假期,曹州百花园内花团锦簇、诗意盎然。千名学生身着汉服齐聚于此,以一场古韵十足的古诗朗诵活动,为传统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氛围,也为春日的牡丹花海注入了青春活力 。

曹州百花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园内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菏泽牡丹文化的杰出代表。当下正值牡丹早花期,12万余株牡丹九大色系部分品种牡丹已绽放,明代牡丹王等近千株百年牡丹更是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活动当天,学生们身着形制多样、色彩绚丽的汉服,衣袂飘飘,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来。他们穿梭于牡丹花丛间,在红墙碧瓦、繁花似锦的百花园中,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春日图景。这些汉服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与满园牡丹相得益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留念。

在曹州百花园中,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一首首经典古诗。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到“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一句句诗词饱含着对牡丹的赞美与热爱,也抒发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之情。他们的声音或清脆悦耳,或慷慨激昂,为牡丹园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引得游客们纷纷围观欣赏 。
此次活动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菏泽融媒中心与曹州百花园精心策划组织,旨在让学生们在亲近自然、欣赏牡丹美景的同时,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带队老师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更直观地领略汉服与古诗的魅力,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和古诗逐渐成为年轻人表达文化自信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曹州百花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一直致力于将牡丹文化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希望通过学生们的参与,让更多人了解菏泽牡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此次千名学生在曹州百花园的汉服古诗朗诵活动,不仅为清明假期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未来,曹州百花园还将继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游客在欣赏牡丹之美的同时,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