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双:打造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创新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7:43:00    

今年以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效果明显,成为唱好京津“双城记”、引领京津协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双表示,两地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还存在差距,京津协同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创新链尤为重要。

王双建议,进一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联合打造京津创新生态,实现重大科技项目共同研发、创新成果在京津无障碍转化;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引导基金,推动京津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实施,集聚高水平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核心技术领域,重点支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战略新兴领域研发,实现基础核心技术领域关键性突破和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进一步发挥两地创新优势,实现创新资源高效分配和优化调度。北京具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天津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沿海区位优势,天津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要积极承接北京科技创新和研发资源,为京津由“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提供发展新优势;天津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与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相结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交流合作,借助天开高教科创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资源,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创新试验-转化应用”全周期创新链条。

进一步发挥合作平台的创新功能。依托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天津创新发展平台,持续布局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以及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研发创新平台,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知识产权运营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科创平台;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工业互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车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与北京中关村、亦庄开发区等创新载体对接合作,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集中布局,实现沿线科技园区、功能区、产业平台统筹联动和辐射带动。

进一步打通人才交流共享通道。深化天津与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和项目对接,共建产业研发机构和科研机构,促进人才和创新资源交流和共享,围绕京津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两地人才交流;构建专业化人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及时获取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鼓励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滨海新区等地先行先试,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渠道,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现科创资源与人才队伍协同发展。

王双 素描/琚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