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直播带岗”需且行且完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45:00    

在手机上跟着主播看岗位投简历,已经是很多人找工作的便捷途径。当前广泛开展的春招中,直播带岗成为各地招聘会的“标配”。不少互联网平台将招工“搬”进直播间、将企业实地探访“剪”成短视频。这种可视化、强互动的招聘方式快速普及,为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新窗。(4月13日新华网)

图源:视觉中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直播带岗”这一新兴就业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招聘格局。可视化、强互动的招聘方式不仅为求职者打开了“沉浸式”就业新窗口,更成为政府、企业、平台协同促就业的重要抓手。然而,这一创新模式在释放就业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专业化人才短缺、行业标准缺失等发展痛点,亟待多方合力完善生态体系。

“直播带岗”的蓬勃兴起,本质上是技术赋能就业市场的必然产物。相较于传统招聘模式,其最大突破在于打破了信息壁垒:求职者通过手机屏幕即可“沉浸式”考察工作环境,实时提问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核心问题;企业则能借助主播的专业讲解,精准传递岗位需求,实现人岗高效匹配。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政府部门的深度参与为该模式推广注入了政策动能,这一创新模式已从市场自发探索升级为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补充。

尽管“直播带岗”展现出巨大潜力,但行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大量带岗主播缺乏专业培训,对岗位需求与求职者匹配度的把握能力不足,导致“流量”难以转化为“留量”。部分主播仅停留在信息播报层面,无法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优化等深度服务,后端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更造成入职转化率偏低。这种“前端热闹、后端乏力”的现象,暴露出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性。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直播招聘师”列为新职业,标志着行业规范化迈出关键一步。但要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量,还需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既要培养具备岗位分析、就业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主播,也要建立企业资质审核、用工信息溯源等监管机制。“直播带岗”不应止步于“信息传递者”,更应成为“就业服务者”,通过专业化升级重塑行业生态。

破解“直播带岗”发展瓶颈,需要政府、平台、企业形成合力。人社部门应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主播资质认证体系,同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打造规范化直播基地;企业需摒弃“流量至上”思维,将“直播带岗”纳入人才战略,通过真实岗位展示、即时反馈机制增强求职者黏性;平台方则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实现岗位精准推送,构建从直播到入职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直播带岗”既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创新工具,更是推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变革的重要抓手。其发展质量不仅关乎个体就业体验,更影响着就业市场生态的重构进程。唯有通过专业化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链条服务升级的协同推进,才能让这一创新模式真正成为连接供需的“云端鹊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文|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