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专利转化运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知产”变资产 专利“生”红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03:00    

■龙媒体记者 郑雪芳 通讯员 谢晓菲 黄均远

9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055件,同比增长21.37%。去年全市新增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2963件,居全省第一位;促成专利转让许可对接778次,同比增长37.7%,专利转化成效凸显。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紧抓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契机,结合盘活存量专利与优化专利增量,大力推动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存量更优化

加强专利源头供给

我市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工作重点,遵循“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组织梳理、转化存量专利。2024年以来,已梳理全市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56件存量专利,成为全省第二个完成专利盘点全覆盖的设区市。

专利盘点后,如何优化存量?我市通过举办“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政校企合作促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专场活动”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移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推出178项“一对多”拟实施开放许可专利,其中76项与企业达成专利开放许可,数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实现67件高校院所入库专利的转化利用。

专利产业化

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在长汀县晋江(长汀)工业园的有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罗高权拿起一个铝合金活塞向记者介绍:“别小看这个配件,它里面包含了9项专利。”公司通过功能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提升了活塞的抗磨、抗压能力,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专利的赋能,帮助公司斩获大量订单,今年公司订单已超亿元,同比增长30%。”

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以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为主体,积极培育指导高价值专利组合提质增效,推动专利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功推动金铜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省局立项,成为全省首批十家产业(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之一。我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争取中央资金606万元。2023-2024年,下达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资金606万元,惠及71家企业。

专利变红利

激活企业创新引擎

“近年来,福建侨龙通过专利质押融资,累计获得银行近2亿元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缓解了企业资金缺口。”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手中专利转化为实际红利,已成为我市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市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开展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点对点、零距离”服务活动,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提供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管家”服务。同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制度,2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列入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2024年,全市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金额达7亿元,居全省第五、山区地市之首,下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项目资金101.94万元,有效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企业“轻资产、缺担保、融资难、融资急”等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速评

专利产业化,是将专利转化为驱动现实生产力的强大引擎。我市将专利转化作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围绕“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的主线,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犹如春风化雨,让原本“沉睡”的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商品,成为社会的财富,不仅实现了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更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