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最简单的长寿动作!连内脏都锻炼到了
每次呼吸,人体呼吸肌群都在默默工作,通过调节呼吸的节奏和深度,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
然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呼吸容易变得浅快,这可能导致体内缺氧、呼吸肌疲劳。
如果能经常做几个深呼吸,就可以让更多气体进入胸腔肺泡,更好地给机体组织供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
深呼吸,一项极简养寿法
常做深呼吸,不仅有助维持身体机能,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有助增强心肺功能
深呼吸就像做一次“肺部大扫除”,能增加肺通气量,帮助人体更高效地排出二氧化碳,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有助降低血压
规律的呼吸训练有助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仿佛给心脏做一次“轻柔的按摩”。
改善睡眠
经常深呼吸能够放松大脑,调节神经系统,放松身心,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疲劳
深呼吸是缓解疲劳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使用腹式呼吸法,可改善腹部的血流状况。
舒缓心情
压力大时,呼吸会变快变浅,令人心跳加速,产生焦虑感。反之,缓慢、深沉的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活跃度,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解压物质”,从而有利身心放松,缓解焦虑情绪。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对身体较弱、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更为重要。
→吸气←
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肋骨下方)。
闭上嘴,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扩张,感受横膈膜下压,即放在胸部的手不该有感觉,而放在腹部的手应随着空气的进入而膨胀。
←呼气→
通过嘴巴呼气,收紧肌肉(感受腹壁下陷)迫使空气排出。
循环往复,尽量使呼吸均匀,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熟悉之后,可以解放双手,随时随地都能练起来。
深呼吸时要鼻吸口吐。吸气时动作要缓,可有意识凸腹;吐气时收缩腹部,尽量吐净。
深呼吸时做一些动作,还可有效刺激相关肌群,提高肌肉弹性。通过运动与呼吸的配合,可刺激腺体、按摩内脏,达到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体质的效果。
呼吸时用到的肌肉分成吸气肌群(如锁骨周边的僧帽肌和肋骨下部的横膈肌)和呼气肌群(如腹部的腹直肌和肋骨内的内肋间肌)。
现代人普遍呼吸浅,用到肌肉的次数少,相关肌肉退化。以下锻炼三步连续做完为一遍,反复做数遍至十几遍不等,可强化肌肉力量。不便久站的人士也可坐着做。

深呼吸锻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吸气时尽量深吸入肺,让气体充满肺泡,然后缓慢有力地吐气,将废气全部排出胸腔;
2.多用鼻部、少用嘴部吸气,因为用鼻部吸气时,鼻毛和鼻腔黏膜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以适宜的状态进入肺部,而长期用嘴部呼吸,会加重肺部负担;
3.大口呼吸、使劲憋气、猛喘粗气等都不利于健康,进行深呼吸练习时,动作要尽量缓慢均匀。
这几类人不适合做深呼吸
深呼吸也有禁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剧烈的深呼吸会增加胸腔和腹腔的压力,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氧气的摄入量,但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会大幅减少。
发生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宜频繁做深呼吸。有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如果深呼吸练习过程中出现恶心、胸痛、头晕、呼吸特别困难、过度气喘、咯血、剧烈咳嗽、头痛、心悸、站立不稳等情况,立刻停止,必要时就医。(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