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就业人口约占全国10%,心理健康服务将继续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1:12:00    

今年的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记者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省职防院”)获悉,近3年广东省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新业态从业者、流水线工人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严峻,存在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

省职防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心理健康被纳入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已有部分城市试点推行“心理健康进企业”,部分企业设立EAP(员工援助计划)并提供心理咨询热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和企业覆盖率低、中小微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缺失、心理健康科普力度不足、病耻感和社会歧视仍然广泛存在。

广东职业人群约有8500万人,占全国比例近10%,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民生事项之一。为此,广东省唯一的职业病防治三甲专科医院——省职防院计划在全省组织开展200场次以上的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实现县区及重点行业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省职防院已会同省精神卫生中心遴选出40名专家作为省级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宣讲团师资,并于4月18日组织包括全省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在内的100余人开展省级师资培训,示范性打造广东省职业心理健康宣讲“精锐之师”。

接下来,广东省以“科学普及+精准干预”双轮驱动,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职业病防治和健康企业建设核心环节,并通过课程精品化、形式创新化和管理闭环化“三化”举措确保活动实效。此外,广东省下一步将通过标准化讲座、个性化咨询、数字化平台等多元路径,构建全周期职业健康保护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实施。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其中,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被纳入职业病目录,适用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至此,我国法定职业病类别与国际劳工组织及世界上多数国家已基本一致。

省职防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顺应职业病目录扩围趋势,省职防院将坚持医防融合,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危害,把重心从重点职业人群扩展到全职业人群,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来推进职业健康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