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善作善成丨阿拉善盟: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

集团化办学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阿拉善盟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聚焦群众所忧所盼,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积极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路径,有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体学校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集团化办学优势,日前,阿拉善盟特邀来自北京的语文、英语、化学三科专家,以教学观摩、主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了为期5天的教学指导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诊断+专题引领”模式深化教育协作,助推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共同体学校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教师王海东聆听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讲座后,激动地说:“这次的教学指导活动,为高三化学教师指引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新方向,提供了有效复习的新方法,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大单元备课、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此次活动中专家团队围绕新课标改革、跨学科融合等核心内容,通过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现场听评课等方式,对阿拉善盟高中阶段语文、化学、英语学科老师们进行了现场指导,既引入先进理念激活教学改革,又同步建立起“专家—集团—学校”三级联动体系,最终实现教师能力整体提升与教育公平普惠发展的双重目标。
近年来,围绕群众关心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阿拉善盟教体部门加强规划统筹,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集团化办学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通过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盟共建成基础教育办学集团(共同体)50个,覆盖42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乡村学校全覆盖、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全覆盖。

为深化集团化办学实践,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前,阿拉善左旗第一中学邀请阿拉善左旗第八中学、第九中学、蒙古族学校、第八小学及巴润别立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集团校,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思政一体化建设融合实践展示交流活动,大家在观摩中找差距、学经验,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劲……这场跨越校际的教育实践,通过集团化办学机制实现了非遗技艺、红色资源、美育成果的全域流动,让优质教育资源如同活水般润泽每所学校。

阿拉善左旗第八中学校长马少忠说:“集团化办学可以将教育教学资源和优秀经验共享,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集团内部组织的教师培训、联合教学和交流活动有助于我们学习新思路、借鉴新方法,共同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阿拉善盟全力以赴夯基础、补短板、抓改革、促均衡、强队伍、提质量,合作办学实现多点开花。特别是2024年,阿拉善左旗依托北京翰林公益基金会,成立全盟首个十二年制公办学校教育集团——阿拉善左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辐射带动阿拉善左旗组建共建型教育集团4组,至此,阿拉善盟集团化办学迈入了新的征程。

“阿拉善左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立足于现状,构建了党建思政一体化、教师发展协同化、学段衔接科学化的办学体系,推动小初高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阿拉善左旗第一中学校长焦红梅表示,将借助陕师大、首师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呼市赛罕区联盟校的教育资源,培训更多的优秀教师,提升办学质量,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硬件是保障,内涵是关键。阿拉善盟始终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围绕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顶层设计、主动布局、科学统筹,实现集团化办学整体推进、多点开花,形成了优质学校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阿拉善盟教体局副局长高建海表示,将以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抓手,探索基础教育集团化“名校+”模式,梳理凝练集团化办学经验,建立完善“动态进入、加速孵化、动态退出”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域内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快速发展。
往期精彩推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阿拉善右旗:让金色沙漠成为文旅“金字招牌”

放风筝、骑骆驼、看表演……这个小长假,孪井滩好热闹~

阿拉善盟首笔煤电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
(点击图片阅读)
记者:徐爱翔 李亚男 刘胡泽宇 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