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有戏 村歌嘹亮 | 村歌起 旅游兴
曾经藏在深山无人知的通道皇都侗文化村,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原因何在?记者实地探访——
村歌起 旅游兴
怀化日报特别报道组 肖军 李青青 吴涛 通讯员 曾洁
4月13日清晨,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歌声乐曲声,从寨门口传来。
侗家芦笙队分列寨门两边,芦笙响起,一群穿着侗族服饰的姑娘唱着侗歌,挽着侗锦,手捧米酒,一时酒香四溢,迎接第一批进寨的游客。

通道皇都侗文化村(资料图)
青山环抱,流水潺潺。置身皇都侗寨,处处皆景,小青瓦、坡屋顶、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溪流旁、花田间、小巷里,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人来来往往。
侗寨的风光美不胜收,而让记者动心的是那无处不闻的侗歌。鼓楼里、凉亭内、风雨桥边,处处芦笙悠扬,歌声悦耳。鼓楼下的坪地里,皇都艺术团自编自演的一个个民族风情浓郁的节目,让游客看得如痴如醉。歌声、掌声像波浪一样涌向整个村寨,最后在侗家阿哥阿妹的相迎下,游客们走进坪内,与村民们一起边唱边跳,其乐融融。

3月26日,2025年“怀化有戏·村歌会”启动仪式暨首场表演赛在皇都侗寨举行。(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涛 摄)
“饭养身,歌养心。”皇都艺术团团长欧俊楼告诉记者,侗乡是歌的故乡,对侗族人民来说,唱歌和吃饭同等重要。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唱歌,就是外来的游客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唱侗歌的潮流。侗族大歌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歌声唤得游客来,唱着侗歌过上好日子。”欧俊楼说,婉转千年的侗族大歌,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承载记忆的木构鼓楼,皇都侗寨民族文化十分浓郁。然而,这里曾养在深闺人未识,歌唱给自己听,舞跳给亲友看,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随着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皇都利用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组织当地民间艺人挖掘整理和创作了具有风情独特民族歌舞,组建了皇都艺术团。别有风情的侗族歌舞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皇都侗文化村实景演出现场(资料图)
“我们艺术团的演员都是本地村民,现在拥有固定演员30余人,群众演员数百人的侗歌侗戏专业艺术团,是景区《看皇都·听天籁》实景演出的主力军。大戊梁歌会时,整个村寨的人都唱起来了。由村寨里的880人组成的实景演出,震撼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欧俊楼的妻子吴焕英是艺术团的骨干,她兴致勃勃地介绍,近年来,艺术团编创了30多首村歌,村民爱唱,游客爱听。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一批非遗服饰专卖店、民宿、旅游产品加工厂等新业态应运而生。村民吴肖月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务农,年头干到尾,挣不到几个钱,如今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民宿,月收入上万元。
村歌起,旅游兴。唱着口耳相传的歌谣,过上日新月异的生活。青山绿水,传统农耕,民俗风情,村歌嘹亮。皇都侗寨藏在深山,一举成为网红打卡村,写下了“唱着侗歌奔小康”的传奇。2024年,这里接待游客140万人次,侗家人以侗寨为背景,田园为舞台,铺展开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

游客体验合拢宴(资料图)
傍晚,村民们在寨子里摆起了合拢宴,数百游客围坐在一起,吃侗族特色菜肴,伴着侗族姑娘的歌声,喝转转酒,体验歌不停酒不断的“高山流水”。甜美的笑容,洋溢在脸庞上;幸福的歌声,回荡在村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