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痛风一发作就吃止痛药 36岁男子“吃”出肾衰竭 专家提醒:痛风勿盲目用止痛药 科学管理是关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5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刘姗姗)年纪轻轻就得了痛风,却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反而一痛就依赖止痛药缓解,结果才36岁就查出肾衰竭,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记者从武汉市中心医院了解到,因盲目服用止痛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痛风患者不在少数,该院痛风专病中心专家提醒,规律的降尿酸治疗和饮食习惯调整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36岁的胡先生家住后湖,体型偏胖,平时也不爱运动。早在20岁时,他就被查出患有痛风。然而,年轻气盛的他并未重视,既没有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在饮食上也毫无节制。每次痛风发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止痛药来缓解。上周,胡先生与朋友外出宵夜时吃了海鲜烧烤。当晚,痛风就急性发作,全身关节疼痛难忍。为了快速止痛,他像往常一样自行服用止痛药,连续吃了3天。可疼痛不但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小便困难和全身浮肿的症状,胡先生这才急忙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经检查发现,他的肌酐值超过700μmol/L ,约为正常值的10倍,医生诊断其为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痛风专病中心、风湿免疫科专家正在问诊。通讯员供图

该院痛风专病中心负责人、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方珣在详细了解病史后,判断他发生肾衰竭与长期高尿酸以及随意服用止痛药密切相关。医生解释:“痛风患者若尿酸水平得不到控制,大量尿酸盐结晶会在肾脏沉积,引发炎症反应,破坏肾脏组织,进而导致痛风性肾病。与此同时,长期服用止痛药也会损害肾间质。若不及时干预,病情恶化终将发展为肾衰竭。”胡先生得知病因后,懊悔不已。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许多痛风患者存在认知误区,认为痛风不发作就无需治疗。实际上,痛风发作时的关节疼痛是尿酸结晶刺激所致,而在无症状期,尿酸仍可能高于正常水平,持续损害肾脏和关节,甚至形成痛风石。只要确诊痛风,且尿酸>420μmol/L(或合并肾脏损伤、痛风石等情况),无论痛风是否发作,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控制尿酸。还有部分患者将痛风单纯视为急性疼痛问题,仅在发作时依赖止痛药,而忽视长期降尿酸治疗和饮食习惯的调整,这无疑给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专家特别提醒,走出误区,科学管理痛风是远离痛风危害的关键。痛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除了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外,酒精(特别是啤酒)和高果糖饮料也应避免摄入。此外,止痛药大多存在副作用,未在医生指导下,千万不要盲目依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