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蜱虫虽小,危害不小!春游踏青一定要警惕这一健康威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05:00    

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外出踏青、郊游的好时节。然而,当大家走进自然、尽情享受户外惬意时光之际,切不可忽视其中潜藏的一种健康威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多发于春夏季,人群普遍易感,蜱虫叮咬是引起该病的主要途径。直接接触危重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也会导致传播。

人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5-15天。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C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C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纳差、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如何预防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户外防护:在蜱虫活跃的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长裤,并尽量把裤脚塞进袜子里,减少皮肤暴露,从而降低蜱虫叮咬的机会。同时,可以在衣物上喷洒驱虫剂,以增强防护效果。

❖检查身体:户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尤其是头皮、颈部、腋下、腰部、腹股沟、脚踝等隐蔽部位。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切记不可直接用手直接接触蜱虫,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若不确定处理方法,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居住环境周围的杂草和灌木,减少蜱虫滋生的环境。同时,对家畜和宠物进行定期的蜱虫检查和防治,避免蜱虫在家中繁殖和传播。

❖陪护要求:发热伴患者的陪护人员要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

蜱虫虽小,危害不小!

最后提醒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自我保护。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发热等情况,尤其是在蜱虫活跃的季节或地区,应尽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暴露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责任编辑:盖鹏